最近看2本書, 我覺得, 如果你們想長命百歲, 健健康康, 一定要看。
尤其各位上過wisdom, 會更易接受及理解。
這兩本書為 “你可以不生病” 及 “用心醫病” 作者為 許添盛 (由家庭醫生
轉為精神科醫生, 在台灣治好很多嚴重病人, 包括cancer)
以下有關小小基本的重點:
先理解- 人體結構 – 人體是由我們的大腦所控制, 如果大腦死了, 身體便會漸
漸死亡, 各位都知。
即是講, 我們身體的一切, 都是由大腦決定, 無論健康與病。
明白這點後, 要理解的是, 這是好重要的一點, 我們大腦, 有分左腦 (意識) 及
右腦, (潛意識 / 內心/ 靈魂)。
我們的意識是拹助我們安全, 評估, 計劃, 分析等。
而其如一切大小事, 包括血要多少, 吸收, 心跳多少次數等, 都是由我們的潛意
識決定, 我們意識是控制不到。
所以, 21世紀, 現今, 開始主將身, 心, 靈整體的治療。
以下有幾點好似是新觀念, 但exactly 真實:
1. 病是一種工具, 人讓自已生病, 是要逹到一定的目的, 如果你沒有任
可病的目的, 你是不會病的。(目的是 be, 病 是 doing, 而你病的身體是
having).
2. 而我們的身體, 只是我們在物質世界的澄現, 實相, 是我們心靈內的
現實世界的表現(你的內在世界決定你的外在世界)
從心理學, 人本身有2種本能, 1是求身本能, 2是求死本能, 求身本能不用多
講, 求死本能(包括一負面信念, 對自已的不滿, 自我價值等都會影響你的求死
本能)
3. 傳統醫學, 人是機器, 什麼地方有事, 就治療那部份, 有什麼病, 就
用什麼藥去治療, 表面上好似好正確。但這個觀念,
讓病人太負責任地將治療, 痊癒全推到醫生的責任, 病治不好, 是醫生的問題,
事不關己, 如不治之證, 便等死。
當不治之證, 不治而痊, 當醫生都不明白, 他們只會說奇蹟。
但是, 病的痊癒, 最終是決定於我們要不要好過來, 是個決定不定在你意識, 而
是潛意識, 內心的你自己, 或當我們得到了病的目的所來的結果, 或從心底轉移
另一種同樣逹到目的而不需用病的方法, 又或是當我們接收到潛意識透過身體與
我們溝通的事情, 感受。重新建立價值, 新的方向等, 我們便會好過來。
如, 我們病了, 吃了藥, 不是藥讓我們好過來, 是我們身體選擇用不用藥力去拹
助我們治好。如果你不想好, 吃多少藥都沒有用。
4. 從傳統到今, 人的觀念, 可知道是, 我們跟本不相信我們身體本身新是一個
很好的平衡器, 百份百自己治痊的能力, 不用任何外界物質。
這是很大的問題, 我們對我們的身體沒有信心, 我們便會關些證明身體是脆弱
的, 易受感染, 結果我們便會證明這是真的, 我們便有病, 什至cancer.
5. 一個很重要的point, 各位都記得有幾位buddies的儀式, 透過儀式,
將我們內心, 潛意識內負面情感, 信念release出來。
我們便會有一些轉變而不自覺。
為何這樣呢, 原來, 在潛意識世界, 是沒有所謂的過去, 現在, 將來。潛意識
內, 每一個記憶, 經歷都是當下, 現在。而時間, 是我們意識, 現實世界的觀
念, 而一個很嚴重的集體意識觀念, 是我們老病退化的源頭, 就是 “人會跟著
我們的年紀, 會成長及老化。” 在潛意識內跟本沒有老化的觀念, 我們年老,
退化, 是我們社會, 意識,不斷催眠, 潛言物化的結果。
一點會看到, 我們年紀大了, 便開始緊張, 怕老, 找健康food, 找養身之道, 不
斷向外界找物質讓自己不老不退化, 這樣, 人卻忽略了自已身體真証需要。我們
心理上怕老, 對身體的恐懼, , 不信任身體本身有能力健康, 這些才是讓我們
老, 病的源頭。
6. 我們經常看到, 吃乜野會生cancer, 乜野有問題, 有乜野會影響健康, 這些
都是集體意念, 潛言物化, 慢性催眠我們。
就如剛剛一個diet的sharing, 大家看完, 自然有一點心理壓力, 多一點專注自
已飲食等。這些心理壓力, 從報導轉到你潛意識內, 開始影響身體。
7. 太多健康產品的廣告, 同樣是潛言物化我們對身的無力感,, 但如你明白, 他
們是用 have do be, 擁有, 做, 成為, 你便會明白。
要健康關鍵是, 第1信任自已的身體本身就有自痊能力, 比起任何外界物質都要
強。
關心自已內心的感受, 接納及releases, 你的健康與否, 一切都由潛意識決定,
包括, 病菌本身就在我們身體內, 是為的潛意識容許他們令你感染, 你吸吾吸藥
物, 你的肥同瘦等。
相信, 亦經常感受自己在被愛的狀態,。At least 世界上最少有一個人無時無刻
都愛你, 就是你自己。
找回自己將來的方向, 理想, 有效提高我們的存在價值
這些都是我從書所理解, 而的確我明白後, 有很多負面信念以經放下, 當然輕鬆
很多, 自然錢都節省多一點。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