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戊己日干尋水木,柱中原有還為福,運臨北野及東方,德潤身兮富潤屋。
滴天髓: 己土卑溼,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幫。己土田園屬四維,坤深能為萬物基,水金旺處身還弱,火土功成局最奇,失令豈能埋劍戟,得時方可用鎡基,漫誇印旺兼多合,可遇沖刑總不宜。
詩云: 艮宮之木建於春,氣象三陽火在寅,志合蛇申三貴客、類同卯未一家人,超凡入聖惟逢午,破祿傷提獨忌申,四柱火多嫌火地,從來燥木不南奔。
Wednesday, August 15, 2007
陰陽和五行的基本認識
一 陰陽
中國哲學傳統上相信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化五行的道理。所謂無極生太極,是指物質世界由虛蕪混沌而來。太極生兩儀是指物質世界的二極,也就是指陰和陽.陰是指一砌負面的.蘊藏的.被動的.寒冷的和下降的東西。而陽則是指一砌正面的.主宰的.主動的.炎熱的和上升的東西。
陰和陽的存在是從物質和現像的相對性而產生的,陰和陽是相對的現像,是不能獨立存在的。
兩儀生四象則是指陰陽(寒和暑)生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各具陰陽,以冬夏各佔寒暑之兩極而為老陽及老陰,冬為老陰,夏為老陽。又以春季體陽而蘊陰,秋季體陰而蘊陽,故象少陽和少陰,春為少陽,秋為少陰。
太極是附陽而抱陰的,陰和陽是相對地存在的。就好像一個硬幣的正和反二面一樣,所以如果沒有了正面,反面也就不復存在了。而陰陽的相對性存在也不是單淳性的,相反地很多時陰和陽的存在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正如我們所見的太極圖中黑的部份有白,而白的部份也有黑一樣.所以春秋二季為陰陽的交替,春季體陰而蘊陽,秋季體陽而蘊陰。
此外,陰和陽也是相生不息的,所謂物極必反,如果我們從一個圓型的左邊一直往前走,我們就將從我們原來位置的右邊回來。所謂老陽生少陰,少陰化老陰,老陰生少陽,少陽化老陽.萬物由此生生不息。
二 五行
五行的由來是先賢觀物質之性,以金,木,水,火,土來將自然界的物質和現像加以分類。分別以金為少陰,木為少陽,水為老陰,火為老陽.再以太極下降以象土。合稱為五行。
五行又各自有其代表的東西,就方向而言,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就顏色而言,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黃,金色白,水色黑。就五德而言,木主仁,火主禮,土主信,金主義,水主智。就臟腑而言,木管肝,火管心,土管脾,金管肺,水管腎.就中醫病理而言,木為風,火為熱,土為濕,金為燥,水為寒.凡此種種,皆可以五行概論之.
五行中各有其相互生克之理,相生者,為長養扶助之意。五行以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者,退減和管制之意。五行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八字是由五行所組成的,五行分別存在於天干和地支中,我們通過命造中的五行間的相互關係及往後的通變,就可以計算出一個人的命運.
中國哲學傳統上相信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化五行的道理。所謂無極生太極,是指物質世界由虛蕪混沌而來。太極生兩儀是指物質世界的二極,也就是指陰和陽.陰是指一砌負面的.蘊藏的.被動的.寒冷的和下降的東西。而陽則是指一砌正面的.主宰的.主動的.炎熱的和上升的東西。
陰和陽的存在是從物質和現像的相對性而產生的,陰和陽是相對的現像,是不能獨立存在的。
兩儀生四象則是指陰陽(寒和暑)生春.夏.秋.冬四季。四季各具陰陽,以冬夏各佔寒暑之兩極而為老陽及老陰,冬為老陰,夏為老陽。又以春季體陽而蘊陰,秋季體陰而蘊陽,故象少陽和少陰,春為少陽,秋為少陰。
太極是附陽而抱陰的,陰和陽是相對地存在的。就好像一個硬幣的正和反二面一樣,所以如果沒有了正面,反面也就不復存在了。而陰陽的相對性存在也不是單淳性的,相反地很多時陰和陽的存在都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正如我們所見的太極圖中黑的部份有白,而白的部份也有黑一樣.所以春秋二季為陰陽的交替,春季體陰而蘊陽,秋季體陽而蘊陰。
此外,陰和陽也是相生不息的,所謂物極必反,如果我們從一個圓型的左邊一直往前走,我們就將從我們原來位置的右邊回來。所謂老陽生少陰,少陰化老陰,老陰生少陽,少陽化老陽.萬物由此生生不息。
二 五行
五行的由來是先賢觀物質之性,以金,木,水,火,土來將自然界的物質和現像加以分類。分別以金為少陰,木為少陽,水為老陰,火為老陽.再以太極下降以象土。合稱為五行。
五行又各自有其代表的東西,就方向而言,東方屬木,南方屬火,西方屬金,北方屬水,中央屬土。就顏色而言,木色青,火色赤,土色黃,金色白,水色黑。就五德而言,木主仁,火主禮,土主信,金主義,水主智。就臟腑而言,木管肝,火管心,土管脾,金管肺,水管腎.就中醫病理而言,木為風,火為熱,土為濕,金為燥,水為寒.凡此種種,皆可以五行概論之.
五行中各有其相互生克之理,相生者,為長養扶助之意。五行以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者,退減和管制之意。五行以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八字是由五行所組成的,五行分別存在於天干和地支中,我們通過命造中的五行間的相互關係及往後的通變,就可以計算出一個人的命運.
Friday, June 15, 2007
能量醫學-長生學
長生學的觀點裡,認為宇宙是一個大磁場,藏有無限的能量,人體是個小磁場。健康者,磁場穩健運行,當小磁場因某種因素〔身、心、靈〕造成了磁場混亂、人就會生病。學過長生學的人就如同一條導體,能傳遞宇宙能量來調整病患的磁場,使其正常的運行,產生療效。吸取、導引宇宙能量的能力,就是經由被打開的穴道,和人慈悲為懷的心念所共同來完成的。
長生學為人治病的原理,相同於中醫的治血必先治氣的法則──以無形之氣, 理有形之血。更同於鍼灸原理,並與各家氣功治病原理相近似。
在宗教家的心中,希望人們將慈悲為懷的心,推展到整個宇宙,讓每個生命都能得到福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與幸福,也讓自己的悲傷與焦慮得到化解。他們的說法是「以心治病」,認為心的能量高度敏感若將心念維持在高量狀態,身體自會有所感應而改變。如果常以「利他之心」為己志,就會為自己帶來福根、得到快樂,增加自我的能量,也就能夠救「自己」,為他人帶來美好的情懷。這些論點都與長生學吻合。目前在台灣也有類似長生學這方面的功夫,以各種的名稱出現。如「人電」、「宇宙能源」、「宇宙人體電能學」、「長生人體電能學」、「長生慈善協會」或也打著「長生學」的名號等等,招收學員、收取學費。這些都跟長生學無關。在長生學所教導的體系裡,任何的班次、級別均不收取任何的學費與工本費。因各人的理想不同,而做法自然會有差異。為學會一些功夫,付一些學費也不為過,誰會去跟誰學,是學員的緣份與福份,不論跟誰學,既然學了就要好好的珍惜。
長生學與他人所教的內容有很多的不同,最重要的心法上也不一樣,在課程最大的的差異,是在於幫助別人健身調整時,是「不用意念」只要放空心思,把自己變成一個良好的導體即可。而一個良好的導體,就是心無雜念。以我們的慈悲心、愛心、無所求的,把我們內在的德、內在的潛能轉為暢通無阻的溝通管道,讓宇宙能量自然的傳遞過去。當人無私、無我、無所為而為的效果自然就更好。於調整健身時並不是用意念或集中精神於患者身上。要知道,所謂意念與集中精神,就是一種念。多了一分的雜念,就少了一分能量的傳遞。我們更不可以將意念集中在自己的手上或對方的患部。在一般氣功的領域裡,講求的是,意到那裡,氣就到 那裡,如果這樣做的話,容易把自己體內的精、氣、神一併導引到對方的身上,而造成自己身體元氣的流失;也容易隨著你意念的導線,而造成濁氣的回流。所以有部份人士,拘限於調整時間,只能固定做短短幾分鐘,那可能就是因集中精神意念,而採取之因應策略。
有些人會想說,幫人調整會不會有業障的問題﹖在長生學指導理論,我們不是不怕業障,而是我們不執著業障。更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在幫助別人時,這是宇宙的能量在幫助對方,有福報的人,自然身體會得到改善,而不是我在幫助對方。你若想:「是我在幫助對方,是我的功勞」,那你就有可能去承受對方的業障。何況今天教大家幫人調整的方式,是以放空意念,讓宇宙的能量,自然的導引過去,而非集中意念導氣給對方。這兩種方式所產生出來的效果和意義都不相同。想想看佛家名諺曾談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若站在業障的觀點來看眾生,人來到這個世間上,那個不是帶著業障而來。人由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是時時刻刻都在製造與承受業障的果報。有智慧的人會經常抱持一顆慈悲善良的心,從行為當中去消除自身的業障;愚昧的人則會因為逃避而增加了受折磨的時間而已。就如同欠債不還,本上加利想一想,那樣不是會使自我的債累積得更重嗎﹖人生本來就是施與受,有捨才有得,得與無得,全係在我們個人一念之間而已。
大家學完了長生學之後,就有能力幫助別人,對自己要有信心。不可存有,我必須要練到很高的境界才可以去幫助別人,想想看,任何一種功夫都是從實地的體驗當中去求取進步,光想而不做是不能有進步的。千萬不可抱著等我大富大貴後才要去救濟貧困的觀念; 或是等待我成佛以後才要去普渡眾生的念頭。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每一位聖人、佛、菩薩,都不是生下來就成聖成賢的。個個都是由布施、付出、受磨練、受考驗的過程中而終至大徹大悟。故有得道者說:「佛是覺悟的眾生,而眾生是未覺悟的佛。」所以,人千萬不可把能夠把握的現在而不去做,反而把大願設在遙不可及的未來。假設我們的社會處處是充滿這種人,那你想一想我們以後的下一代又會變成怎麼樣﹖
徒手治病,也不是近代才有。從經典中,我們知道,聖人耶穌也曾經徒手治癒許多人的疾病。當別人對他尊敬與讚美時,他說:「這些都來自上蒼,我只是一條溝通的管道。」今天,長生學林子珍老師教導的是教學員們如何扮演好一條溝通的管道而已。當人擁有如此能力的時候,更不可執著於所能。佛陀世尊曾經說:「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虛空是大道。」對學習長生學的同修而言,這句話,是自我精進的最好寫照。於助人時,應保持心無所求、心無雜念,才是傳遞宇宙能量的大道。有了療效時,更應該懂得謙虛、慈悲、不居功、這是對方的福報而已。這才是學習長生學的同修們應該走的路,也是唯一的路。
長生學正在茁壯,除了極力求進步、求修持、求身、心、靈的提升,更要求學員們用慈悲、關愛、無我無回報的理念奉獻社會。其宗旨、理念、目標均可為世人效法。是今日名利社會中的一股清流。
〔錄自86年元月魏老師於基隆東區扶輪社演講摘要〕
長生學為人治病的原理,相同於中醫的治血必先治氣的法則──以無形之氣, 理有形之血。更同於鍼灸原理,並與各家氣功治病原理相近似。
在宗教家的心中,希望人們將慈悲為懷的心,推展到整個宇宙,讓每個生命都能得到福蔭,感受到無限的快樂與幸福,也讓自己的悲傷與焦慮得到化解。他們的說法是「以心治病」,認為心的能量高度敏感若將心念維持在高量狀態,身體自會有所感應而改變。如果常以「利他之心」為己志,就會為自己帶來福根、得到快樂,增加自我的能量,也就能夠救「自己」,為他人帶來美好的情懷。這些論點都與長生學吻合。目前在台灣也有類似長生學這方面的功夫,以各種的名稱出現。如「人電」、「宇宙能源」、「宇宙人體電能學」、「長生人體電能學」、「長生慈善協會」或也打著「長生學」的名號等等,招收學員、收取學費。這些都跟長生學無關。在長生學所教導的體系裡,任何的班次、級別均不收取任何的學費與工本費。因各人的理想不同,而做法自然會有差異。為學會一些功夫,付一些學費也不為過,誰會去跟誰學,是學員的緣份與福份,不論跟誰學,既然學了就要好好的珍惜。
長生學與他人所教的內容有很多的不同,最重要的心法上也不一樣,在課程最大的的差異,是在於幫助別人健身調整時,是「不用意念」只要放空心思,把自己變成一個良好的導體即可。而一個良好的導體,就是心無雜念。以我們的慈悲心、愛心、無所求的,把我們內在的德、內在的潛能轉為暢通無阻的溝通管道,讓宇宙能量自然的傳遞過去。當人無私、無我、無所為而為的效果自然就更好。於調整健身時並不是用意念或集中精神於患者身上。要知道,所謂意念與集中精神,就是一種念。多了一分的雜念,就少了一分能量的傳遞。我們更不可以將意念集中在自己的手上或對方的患部。在一般氣功的領域裡,講求的是,意到那裡,氣就到 那裡,如果這樣做的話,容易把自己體內的精、氣、神一併導引到對方的身上,而造成自己身體元氣的流失;也容易隨著你意念的導線,而造成濁氣的回流。所以有部份人士,拘限於調整時間,只能固定做短短幾分鐘,那可能就是因集中精神意念,而採取之因應策略。
有些人會想說,幫人調整會不會有業障的問題﹖在長生學指導理論,我們不是不怕業障,而是我們不執著業障。更要有正確的觀念,今天在幫助別人時,這是宇宙的能量在幫助對方,有福報的人,自然身體會得到改善,而不是我在幫助對方。你若想:「是我在幫助對方,是我的功勞」,那你就有可能去承受對方的業障。何況今天教大家幫人調整的方式,是以放空意念,讓宇宙的能量,自然的導引過去,而非集中意念導氣給對方。這兩種方式所產生出來的效果和意義都不相同。想想看佛家名諺曾談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若站在業障的觀點來看眾生,人來到這個世間上,那個不是帶著業障而來。人由出生到死亡的過程中,是時時刻刻都在製造與承受業障的果報。有智慧的人會經常抱持一顆慈悲善良的心,從行為當中去消除自身的業障;愚昧的人則會因為逃避而增加了受折磨的時間而已。就如同欠債不還,本上加利想一想,那樣不是會使自我的債累積得更重嗎﹖人生本來就是施與受,有捨才有得,得與無得,全係在我們個人一念之間而已。
大家學完了長生學之後,就有能力幫助別人,對自己要有信心。不可存有,我必須要練到很高的境界才可以去幫助別人,想想看,任何一種功夫都是從實地的體驗當中去求取進步,光想而不做是不能有進步的。千萬不可抱著等我大富大貴後才要去救濟貧困的觀念; 或是等待我成佛以後才要去普渡眾生的念頭。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每一位聖人、佛、菩薩,都不是生下來就成聖成賢的。個個都是由布施、付出、受磨練、受考驗的過程中而終至大徹大悟。故有得道者說:「佛是覺悟的眾生,而眾生是未覺悟的佛。」所以,人千萬不可把能夠把握的現在而不去做,反而把大願設在遙不可及的未來。假設我們的社會處處是充滿這種人,那你想一想我們以後的下一代又會變成怎麼樣﹖
徒手治病,也不是近代才有。從經典中,我們知道,聖人耶穌也曾經徒手治癒許多人的疾病。當別人對他尊敬與讚美時,他說:「這些都來自上蒼,我只是一條溝通的管道。」今天,長生學林子珍老師教導的是教學員們如何扮演好一條溝通的管道而已。當人擁有如此能力的時候,更不可執著於所能。佛陀世尊曾經說:「萬般神通皆小術,唯有虛空是大道。」對學習長生學的同修而言,這句話,是自我精進的最好寫照。於助人時,應保持心無所求、心無雜念,才是傳遞宇宙能量的大道。有了療效時,更應該懂得謙虛、慈悲、不居功、這是對方的福報而已。這才是學習長生學的同修們應該走的路,也是唯一的路。
長生學正在茁壯,除了極力求進步、求修持、求身、心、靈的提升,更要求學員們用慈悲、關愛、無我無回報的理念奉獻社會。其宗旨、理念、目標均可為世人效法。是今日名利社會中的一股清流。
〔錄自86年元月魏老師於基隆東區扶輪社演講摘要〕
健康的習慣
【培養健康的習慣】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四種習慣將決定我們一生的健康,所以必須從平時就養成這四種健康習慣,而且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養成健康的習慣,就很容易生病。養成健康的習慣,對我們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種習慣:流汗】
流汗是好事,因為流汗是排肺毒最好的方法,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流汗,尤其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就是要讓我們流汗。可是現代人一感覺到炎熱就躲到房間,打開冷氣,流汗的機會自然變少了,身體怎麼會好?即使有時難得有機會流汗,也要到健身房,健身房是封閉空間,而且又有冷氣空調。其實,在健身房裏流汗很危險,因為當我們流汗的時候,毛細孔是打開的狀態,萬一冷空氣灌進去,風邪容易入侵,導致肺部受到傷害。現在的人呼吸系統普遍不好,就是經常待在冷氣房,流汗的機會減少了,肺毒不容易排出去。所以,千萬不要排斥流汗,否則呼吸系統的毒排不出去,將造成身體的傷害。
【第二種習慣:喝好水】
流汗以後一定要喝水,而且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想到就喝,養成喝水的習慣,坐下來就喝水,不斷地上廁所,這樣可以把腎臟刷洗乾淨。現代人腎臟的問題很嚴重,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就是不喝水,另一個原因就是喝到不好的水。腎臟就是身上的兩個濾水器,只是不必換濾心,但是,喝到不好的水,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與其讓你的腎臟當濾心,不如花一點錢,買好的濾心。
什麼錢都可以省,只有健康的錢不能省。建議先在家裏安裝一台優質的濾水器。病情的改善,第一個關鍵是先換掉有問題的水。很多人疏忽了水的重要性,導致百病叢生。尤其有兩種水絕對不能喝,也不能拿來做菜、煮湯,甚至不能拿來洗澡,許多尿毒症和癌症病人大多是喝這兩種水。一個是自來水,自來水裏面有很多重金屬、雜質,還有氯,煮沸過程頂多把氯煮掉而已,氯和水中有機物結合,會產生致癌物三氯甲烷,這問題很大。
另外一個就是純水,拿純水澆花,花會死;養魚,魚也死。可是商人喜歡賣純水,因為純水不養菌,所以不容易壞掉。水中含有礦物質,細菌繁殖得非常快,不易保存,所以建議買一台優質的過濾系統來處理水質。喝水很重要,尤其早上起床後,還沒有刷牙前,先喝下500~600cc,若能喝到700~800cc更好,能讓你整夜凝結的美好唾液,通過胃與腸道,把累積在大腸幾十年的宿便排出來,感覺非常好!
【第三種習慣:改變飲食順序】
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順序,要空腹吃水果,絕對不可以飯後吃水果!從小老師就教我們飯後吃水果,幫助消化。問題是水果很快就會通過胃,經過小腸,大部分都在小腸吸收。如果我們飯後才吃水果,胃已經塞滿東西,水果根本無法通過胃部,經過一段時間,水果就會酸掉、臭掉、腐化,於是引發許多消化系統的問題。所以一定要養成空腹吃水果的習慣。當然,也可以生菜和水果一起吃。第二步就是喝小碗的湯,不要喝很多,太多的湯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第三步是吃熟的蔬菜、豆類、米飯和地瓜。
這些全都吃完,才可以吃肉。而且要遵照「吃肉八大原則」,就是晚上六點以前吃,一餐只吃一種肉,儘量吃魚肉,而且最好清蒸 、汆燙或水煮。絕對不可以用油煎、油炒、油炸,而且最好選擇冬天吃,氣溫25℃以上不可以吃肉,15℃以下才可以吃。
【健康的要件】
第一,正確的飲食醫治身體的疾病
第二,適當的運動
第三,充足的睡眠,健康的根基在充足的睡眠。
第四,生活上的規律與節奏
第五,接受陽光的能
第六,新鮮的空氣
第七,無毒生命水
第八,正向的情緒
第九,積極的話語,只要祝福不要咒詛,永遠記住這句話,不管再灰心失望,絕對不要講出消極悲觀的話,到死前一刻都不要講,你就會如明光般照耀這一個黑暗的世代。
在我們的生命中,有四種習慣將決定我們一生的健康,所以必須從平時就養成這四種健康習慣,而且缺一不可。如果沒有養成健康的習慣,就很容易生病。養成健康的習慣,對我們一生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一種習慣:流汗】
流汗是好事,因為流汗是排肺毒最好的方法,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流汗,尤其是天氣炎熱的時候,因為天氣炎熱就是要讓我們流汗。可是現代人一感覺到炎熱就躲到房間,打開冷氣,流汗的機會自然變少了,身體怎麼會好?即使有時難得有機會流汗,也要到健身房,健身房是封閉空間,而且又有冷氣空調。其實,在健身房裏流汗很危險,因為當我們流汗的時候,毛細孔是打開的狀態,萬一冷空氣灌進去,風邪容易入侵,導致肺部受到傷害。現在的人呼吸系統普遍不好,就是經常待在冷氣房,流汗的機會減少了,肺毒不容易排出去。所以,千萬不要排斥流汗,否則呼吸系統的毒排不出去,將造成身體的傷害。
【第二種習慣:喝好水】
流汗以後一定要喝水,而且不要等到口渴再喝,想到就喝,養成喝水的習慣,坐下來就喝水,不斷地上廁所,這樣可以把腎臟刷洗乾淨。現代人腎臟的問題很嚴重,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就是不喝水,另一個原因就是喝到不好的水。腎臟就是身上的兩個濾水器,只是不必換濾心,但是,喝到不好的水,會造成腎臟的負擔。所以,與其讓你的腎臟當濾心,不如花一點錢,買好的濾心。
什麼錢都可以省,只有健康的錢不能省。建議先在家裏安裝一台優質的濾水器。病情的改善,第一個關鍵是先換掉有問題的水。很多人疏忽了水的重要性,導致百病叢生。尤其有兩種水絕對不能喝,也不能拿來做菜、煮湯,甚至不能拿來洗澡,許多尿毒症和癌症病人大多是喝這兩種水。一個是自來水,自來水裏面有很多重金屬、雜質,還有氯,煮沸過程頂多把氯煮掉而已,氯和水中有機物結合,會產生致癌物三氯甲烷,這問題很大。
另外一個就是純水,拿純水澆花,花會死;養魚,魚也死。可是商人喜歡賣純水,因為純水不養菌,所以不容易壞掉。水中含有礦物質,細菌繁殖得非常快,不易保存,所以建議買一台優質的過濾系統來處理水質。喝水很重要,尤其早上起床後,還沒有刷牙前,先喝下500~600cc,若能喝到700~800cc更好,能讓你整夜凝結的美好唾液,通過胃與腸道,把累積在大腸幾十年的宿便排出來,感覺非常好!
【第三種習慣:改變飲食順序】
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順序,要空腹吃水果,絕對不可以飯後吃水果!從小老師就教我們飯後吃水果,幫助消化。問題是水果很快就會通過胃,經過小腸,大部分都在小腸吸收。如果我們飯後才吃水果,胃已經塞滿東西,水果根本無法通過胃部,經過一段時間,水果就會酸掉、臭掉、腐化,於是引發許多消化系統的問題。所以一定要養成空腹吃水果的習慣。當然,也可以生菜和水果一起吃。第二步就是喝小碗的湯,不要喝很多,太多的湯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第三步是吃熟的蔬菜、豆類、米飯和地瓜。
這些全都吃完,才可以吃肉。而且要遵照「吃肉八大原則」,就是晚上六點以前吃,一餐只吃一種肉,儘量吃魚肉,而且最好清蒸 、汆燙或水煮。絕對不可以用油煎、油炒、油炸,而且最好選擇冬天吃,氣溫25℃以上不可以吃肉,15℃以下才可以吃。
【健康的要件】
第一,正確的飲食醫治身體的疾病
第二,適當的運動
第三,充足的睡眠,健康的根基在充足的睡眠。
第四,生活上的規律與節奏
第五,接受陽光的能
第六,新鮮的空氣
第七,無毒生命水
第八,正向的情緒
第九,積極的話語,只要祝福不要咒詛,永遠記住這句話,不管再灰心失望,絕對不要講出消極悲觀的話,到死前一刻都不要講,你就會如明光般照耀這一個黑暗的世代。
Tuesday, May 1, 2007
什麼是愛 II (我是你, 愛是我)
- 愛的創造
如果你明白,別人不愛你,不喜歡你,討厭你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
而是因為那人不愛自己,討厭自己 因為你就是他自己
你從來沒有不愛別人 真正發生的是你只是不愛你自己
因為別人就是你自己
你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 別人就是你
別人在你身上看到他自己 你就是別人
究竟而言
別人不可能討厭你
宇宙不可能不支持你
神不可能不愛你
除非 你討厭、不支持及不愛你自己
- 愛的面目
愛是那滾熱恨意下的薪火 愛愈深 恨愈濃
恨 是股強烈的渴望 渴望得到愛 回歸愛 變成愛
毛蟲終必蛻變成蝴蝶 恨也終必轉成愛
有恨 有愛 無須恐懼 無須害怕 因為恨只想得回愛
- 愛的了解
愛是理性還是感性 是思考還的真覺
愛是情感背叛了理性 抑或直覺背叛了邏輯
不是的 都不是的
愛是一場感性引導理性的生命之舞
愛天生包含著了解
將理性引導回情感的基礎
將靈魂帶回甜蜜的家鄉
愛的責任
愛 無須負責
你無須為所愛之人、所愛你事、所愛之物負責
愛 無須負責
愛是一種感受 沉思 冥想 專注 真誠
愛 無須負責
你必須忠於你的愛 而非忠於你的愛人
愛 無須負責
因為愛 就是它自己唯一的責任
- 愛的承諾
愛無須藉由一幢房子 一輛車子 一只戒指 一紙證書給予承諾
愛無須給予甜言蜜語 山盟海誓 一生一世 來作為承諾
愛無須承諾
也給不了任何承諾
因為愛本身就是它自己 最真實的 最可靠的 最美好的承諾
- 愛的連結
愛是連結 是橋樑
突破自我的界限 接近宇宙的本質
愛是連線 是上網
與別人的心靈連線 與天地之心結合
愛 不是扭曲自己符合他人的期望
也不是扭曲他人符合自己的期望
而是
視自己為宇宙的中心 連結上一整個宇宙
愛不是占有對方 也不是強迫對方與自己同在
而是因著你的愛
放下自己 臣服於愛 臣服於存在
- 愛的信任
愛是信任
一種為欺騙 背叛 生離 死別
奪不去的信任
愛是信任
不是你所愛之人值不值得信任
也不是你們之間的愛值不值得被信任
而是愛本身就是信任
進入愛 接受愛 了解愛 信任愛
記得 永遠只有你背叛愛
愛 永不背叛且值得信任
如果你明白,別人不愛你,不喜歡你,討厭你 不是因為你不夠好
而是因為那人不愛自己,討厭自己 因為你就是他自己
你從來沒有不愛別人 真正發生的是你只是不愛你自己
因為別人就是你自己
你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 別人就是你
別人在你身上看到他自己 你就是別人
究竟而言
別人不可能討厭你
宇宙不可能不支持你
神不可能不愛你
除非 你討厭、不支持及不愛你自己
- 愛的面目
愛是那滾熱恨意下的薪火 愛愈深 恨愈濃
恨 是股強烈的渴望 渴望得到愛 回歸愛 變成愛
毛蟲終必蛻變成蝴蝶 恨也終必轉成愛
有恨 有愛 無須恐懼 無須害怕 因為恨只想得回愛
- 愛的了解
愛是理性還是感性 是思考還的真覺
愛是情感背叛了理性 抑或直覺背叛了邏輯
不是的 都不是的
愛是一場感性引導理性的生命之舞
愛天生包含著了解
將理性引導回情感的基礎
將靈魂帶回甜蜜的家鄉
愛的責任
愛 無須負責
你無須為所愛之人、所愛你事、所愛之物負責
愛 無須負責
愛是一種感受 沉思 冥想 專注 真誠
愛 無須負責
你必須忠於你的愛 而非忠於你的愛人
愛 無須負責
因為愛 就是它自己唯一的責任
- 愛的承諾
愛無須藉由一幢房子 一輛車子 一只戒指 一紙證書給予承諾
愛無須給予甜言蜜語 山盟海誓 一生一世 來作為承諾
愛無須承諾
也給不了任何承諾
因為愛本身就是它自己 最真實的 最可靠的 最美好的承諾
- 愛的連結
愛是連結 是橋樑
突破自我的界限 接近宇宙的本質
愛是連線 是上網
與別人的心靈連線 與天地之心結合
愛 不是扭曲自己符合他人的期望
也不是扭曲他人符合自己的期望
而是
視自己為宇宙的中心 連結上一整個宇宙
愛不是占有對方 也不是強迫對方與自己同在
而是因著你的愛
放下自己 臣服於愛 臣服於存在
- 愛的信任
愛是信任
一種為欺騙 背叛 生離 死別
奪不去的信任
愛是信任
不是你所愛之人值不值得信任
也不是你們之間的愛值不值得被信任
而是愛本身就是信任
進入愛 接受愛 了解愛 信任愛
記得 永遠只有你背叛愛
愛 永不背叛且值得信任
什麼是愛 (我是你, 愛是我)
- 無條件的愛
是在乎這個人勝過他的表現
了解這個人超乎你心中的對錯
接納這個人不管他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尊重這個人而非他要聽你的
給這個人自由而非占有
無條件的愛是給對方他想要的而非你想給的
- 愛的感覺
當你戀愛時 滿心歡喜 滿臉歡笑 走路輕快
你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當你失戀時 步伐沈重 天空陰鬱 錐心刺痛
你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當你的心中充滿愛 溫暖 希望 喜悅
你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當你的心失去愛 痛苦 絕望憤怒
你還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那麼請問 你何時在我的感覺裡?
- 愛的真諦
你愛我時 我感覺到你是在愛我的感覺裡
你不愛我時 我感覺到你是在不愛我的感覺裡
你愛我或不愛我 都是在你自己的感覺裡
因此當你自認愛我時 你以你的方式愛我
當你不愛我時 你也以你不愛我的方式來對待我
愛或不愛
你從來沒在我的感覺裡
因此從沒以我要的方式來愛我
你以為你愛我 從頭到尾
你只不過在自己的感覺裡
又何嘗真正的看到我?
是在乎這個人勝過他的表現
了解這個人超乎你心中的對錯
接納這個人不管他符不符合你的要求
尊重這個人而非他要聽你的
給這個人自由而非占有
無條件的愛是給對方他想要的而非你想給的
- 愛的感覺
當你戀愛時 滿心歡喜 滿臉歡笑 走路輕快
你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當你失戀時 步伐沈重 天空陰鬱 錐心刺痛
你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當你的心中充滿愛 溫暖 希望 喜悅
你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當你的心失去愛 痛苦 絕望憤怒
你還是在自己的感覺裡
那麼請問 你何時在我的感覺裡?
- 愛的真諦
你愛我時 我感覺到你是在愛我的感覺裡
你不愛我時 我感覺到你是在不愛我的感覺裡
你愛我或不愛我 都是在你自己的感覺裡
因此當你自認愛我時 你以你的方式愛我
當你不愛我時 你也以你不愛我的方式來對待我
愛或不愛
你從來沒在我的感覺裡
因此從沒以我要的方式來愛我
你以為你愛我 從頭到尾
你只不過在自己的感覺裡
又何嘗真正的看到我?
敏感的童心
兒童的心智非常敏感,很多大人對兒童說過的話,自己早己不記得,可是兒童卻
深深記憶在腦海裡,而且對他日後的發展、情緒及行為影響深遠。
兒童在人格發展的早期,尚未形成完整且穩定的“自我形象”(指一個人如何看
待自己及如何自我評價)。一旦自我形象成形之後,兒童將依此建構他的人格,
也將依此建構出符合自我形象的“人生”。對一個俗世人格而言,自我形象的形
成可說最具關鍵性的重要地位。
到底兒童的自我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一旦我們得其中的奧袐,便可以幫助兒童建
立影響他一生、健康且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此,我想先來探討一個很重要的人格
形成過程,稱之為“內化”;意思是說,父母或成人們“如可看待”一位兒童,
將被這個兒童全然地感受到,且做為這個兒童“認識他自己是誰”、“認識他自
己是個怎樣的人”最重要的依據。
講得更白一點,就是“你如何看待一個兒童,日後他便會如此地看待他自己。”
當孩子考試沒有考好,你也許為了刺激他,令他產生差恥心及上進心,便會罵
他:“你怎樣這麼笨!”這句話將直接穿透孩子的意識心,直逹潛意識。兒童並
未具有如成人意識心般的防衛機制,比如當你的老闆罵你笨時,你根本不接受,
口中雖唯唯諾諾,心中想著“你才是一隻豬呢!”
但是,兒童在意識心成熟之前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笨不笨,也不會反擊,所以當你
說他笨的時候,他會把這句話聽進去;因為他覺得大人這麼棒,又會供我吃、
穿、住,簡直是全能的上帝,所以上帝說的話“一定是對”,上帝說我是笨蛋,
說我笨手笨腳,說我壞、不乖,“那一定是真的”而且兒童會隻字不漏地印在他
潛意識上,於是,一個個日後的笨小孩、壞小孩、沒自信的小孩,便紛紛出現。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辭,很多大人真的忽略了自己一這一行
對兒童的影響,以及自己在兒童心目中的地位。在小小孩的心中,大人的一言一
行、一笑一怒,就代表了他的天、他的上帝,而在分辨能力出現之前,兒童理所
當然地認定:“大人說的一定是對的!”有些兒童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情感及
理性上不斷的痛苦糾葛,因為父母畢竟是凡人,也會犯錯。
舉個例子吧!有對焦急的父母帶著他們十一歲的大女兒到我的門診求助,情況是
這個小女孩怪怪的,彷彿有心結或心事似的,明明會做的事都不去做,甚至都推
給妹妹做,這點讓父母深感困擾,因此希望得到我的幫助。
在與小女生晤談的過程中,起初由於陌生感及警戒心的關係,她不與我說話,僅
用簡單的搖頭及點頭和我溝通。我也拿出看家本領,在這樣的會談過程中,深深
地同理到這位小女孩的心事,以致後來她眼眶漸紅,彷彿這數年來的委屈痛苦都
能被我了解,而淚水緩緩流下。
原來這位小女孩在妹妹出生不久後便失寵了,如困只是這樣也還罷了,媽媽還一
再灌輸她觀念:“她是你妹妹,你是大姊,應該多疼她,多讓她。”哦!對孩子
而言,她只感受到自己的愛不但被搶走了,有時還因與妹妹的爭吵遭到責備,她
又不是聖人,已經有滿腹委屈了,還要她明白“你是姊姊,所以要讓妹妹”這種
大道理。不可能啦,除此之外,當妹妹逐漸長大,媽媽更常告訴小女孩,“你
看,連妹妹都做得比你好!”這下我可完全明白為何小女孩不肯做事、全推給妹
妹了。當我告訴小女孩:“其實你不是不想做,是不是怕做得沒有妹妹好,又被
媽媽罵,所以不去做?”小女孩一聽,真的流下受盡委屈及誤會的淚水。
因此,我一定要奉勸所有父母:“今天你如何看孩子,明天孩子就如何看他自
己。”大人的一言一行對兒童都是影響深遠的。
(續 - 在孩子心裡飛翔)
深深記憶在腦海裡,而且對他日後的發展、情緒及行為影響深遠。
兒童在人格發展的早期,尚未形成完整且穩定的“自我形象”(指一個人如何看
待自己及如何自我評價)。一旦自我形象成形之後,兒童將依此建構他的人格,
也將依此建構出符合自我形象的“人生”。對一個俗世人格而言,自我形象的形
成可說最具關鍵性的重要地位。
到底兒童的自我形象是如何形成的?一旦我們得其中的奧袐,便可以幫助兒童建
立影響他一生、健康且良好的自我形象。在此,我想先來探討一個很重要的人格
形成過程,稱之為“內化”;意思是說,父母或成人們“如可看待”一位兒童,
將被這個兒童全然地感受到,且做為這個兒童“認識他自己是誰”、“認識他自
己是個怎樣的人”最重要的依據。
講得更白一點,就是“你如何看待一個兒童,日後他便會如此地看待他自己。”
當孩子考試沒有考好,你也許為了刺激他,令他產生差恥心及上進心,便會罵
他:“你怎樣這麼笨!”這句話將直接穿透孩子的意識心,直逹潛意識。兒童並
未具有如成人意識心般的防衛機制,比如當你的老闆罵你笨時,你根本不接受,
口中雖唯唯諾諾,心中想著“你才是一隻豬呢!”
但是,兒童在意識心成熟之前並不知道自己到底笨不笨,也不會反擊,所以當你
說他笨的時候,他會把這句話聽進去;因為他覺得大人這麼棒,又會供我吃、
穿、住,簡直是全能的上帝,所以上帝說的話“一定是對”,上帝說我是笨蛋,
說我笨手笨腳,說我壞、不乖,“那一定是真的”而且兒童會隻字不漏地印在他
潛意識上,於是,一個個日後的笨小孩、壞小孩、沒自信的小孩,便紛紛出現。
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我危言聳聽,或誇大其辭,很多大人真的忽略了自己一這一行
對兒童的影響,以及自己在兒童心目中的地位。在小小孩的心中,大人的一言一
行、一笑一怒,就代表了他的天、他的上帝,而在分辨能力出現之前,兒童理所
當然地認定:“大人說的一定是對的!”有些兒童要花一輩子的時間,在情感及
理性上不斷的痛苦糾葛,因為父母畢竟是凡人,也會犯錯。
舉個例子吧!有對焦急的父母帶著他們十一歲的大女兒到我的門診求助,情況是
這個小女孩怪怪的,彷彿有心結或心事似的,明明會做的事都不去做,甚至都推
給妹妹做,這點讓父母深感困擾,因此希望得到我的幫助。
在與小女生晤談的過程中,起初由於陌生感及警戒心的關係,她不與我說話,僅
用簡單的搖頭及點頭和我溝通。我也拿出看家本領,在這樣的會談過程中,深深
地同理到這位小女孩的心事,以致後來她眼眶漸紅,彷彿這數年來的委屈痛苦都
能被我了解,而淚水緩緩流下。
原來這位小女孩在妹妹出生不久後便失寵了,如困只是這樣也還罷了,媽媽還一
再灌輸她觀念:“她是你妹妹,你是大姊,應該多疼她,多讓她。”哦!對孩子
而言,她只感受到自己的愛不但被搶走了,有時還因與妹妹的爭吵遭到責備,她
又不是聖人,已經有滿腹委屈了,還要她明白“你是姊姊,所以要讓妹妹”這種
大道理。不可能啦,除此之外,當妹妹逐漸長大,媽媽更常告訴小女孩,“你
看,連妹妹都做得比你好!”這下我可完全明白為何小女孩不肯做事、全推給妹
妹了。當我告訴小女孩:“其實你不是不想做,是不是怕做得沒有妹妹好,又被
媽媽罵,所以不去做?”小女孩一聽,真的流下受盡委屈及誤會的淚水。
因此,我一定要奉勸所有父母:“今天你如何看孩子,明天孩子就如何看他自
己。”大人的一言一行對兒童都是影響深遠的。
(續 - 在孩子心裡飛翔)
Subscribe to:
Posts (Atom)